
10月26-30日,由黄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与黄山市文物和博物馆协会联合承办的“漆彩纷呈·传统漆器技艺高级研修班”在安徽屯溪成功举办。本次省级高研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要求,为非遗传承与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展开剩余76%名师荟萃,构建多元教学体系
本次高研班师资力量雄厚,特邀全国文博界与非遗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倾情授课。课程设置系统全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教授以《中国文物保护理念与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湖北省博物馆李澜研究馆员通过《馆藏漆器的工艺探究与保护修复技艺》分享宝贵修复经验;安徽艺术学院樊嘉禄教授在《徽州漆艺的当代发展》中梳理了本土漆艺的复兴脉络;中国美术学院彭喆副教授以《固本培元 守正创新——大漆艺术创造性发展》探讨大漆艺术的当代转化;安徽博物院刘华伟副院长在《守护千年漆光:安徽馆藏漆器的文化传承与科学保护》中详解了科学保护的“安徽经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而可大师则通过《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让古老的徽州漆器工艺再次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展现了匠心传承与创新的卓越实践。
学员广泛,促进区域交流共进
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安徽省内黄山、安庆、宿州、合肥等8个地市、18家文博单位的业务骨干,以及浙皖闽赣四省四市边际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博物馆的代表,共计69名学员。学员涵盖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层,搭建了跨地区、跨机构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模式创新,注重研修实效转化
本次研修采用“理论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教学+展览观摩”的多元模式。除密集的理论学习外,会务组每日在学员微信群分享课件与专题资料,延伸了学习链条。学员们还走进甘而可漆艺工作室进行现场教学,亲手感受犀皮漆、漆砂砚的精美;集体观摩中徽博基本陈列“徽州人与徽州文化”,特别是“漆彩徽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漆器修复成果展”,并赴馆内非遗园黄文勇漆艺工作室与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文勇师徒互动交流,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感知的升华。
本次高研班的成功举办,是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积极履行文博机构职能、推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通过搭建这一优质平台,有效提升了文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股票正规配资官网,深化了对传统漆器技艺价值与保护传承路径的理解,为古老漆艺在新时代的绚丽绽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布于:北京市泰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